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媒体报道

科技兴通威

发布时间:2003年09月20日   来源:《进展:国际渔业》2000年第1期   作者:通威
  1999年,总部设在成都高新区的通威集团取得的成果令人刮目相看:
  以饲料为支柱产业,位列“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第二位的通威集团在去年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产销量比上年增长约15%。该集团先后在河南、陕西、宜宾、绵阳、西昌、达川等地发展建立了一批新的子公司,并斥巨资建成了居国内一流水平的重庆通威30万吨生产线,更大规模的广东南海通威也已动工兴建。1999年,通威牌系列鱼饲料被授予“四川名牌”产品,集团饲料商标荣获“四川省著名商标”称号,四川省科委授予通威集团“星火科技示范企业”称号,并荣获省“标准化等级证书”,建成了通威集团水产研究中心等。在形势极为困难的一年,通威集团却能够大发展,其成功的秘决到底在何处?
  在通威采访,纵观其发展轨迹,我们发现,这家大型民营企业所以利税连年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依托科技求发展!通威集团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动物营养专家黄启贤教授说:在通威,1+1不等于2,而是大于2,这大于的部分就是技术含量,就是科技!

  通威因科技而生。
  通威的起步缘于现任董事长、总裁刘汉元1985年的一项伟大发明。当时年仅20岁的刘汉元学的是水产专业,针对当时水产养殖十分落后的状况,他白手起家,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发明了“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创造了亩产3万公斤鱼的省内单位面积养鱼最高纪录。这项发明,荣获“四川省水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86年和1987年,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分别将此项技术列为“星火计划”项目和“丰收计划”项目,在全国范围推行。1986年,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专程到眉山视察流水网箱养鱼,对这种因地制宜的养殖技术给予高度评价。次年全国“流水网箱养鱼现场会”在眉山县召开,刘汉元作了经验介绍。
  靠科技不仅改变了当时四川的水产养殖窘况,解决了“吃鱼难”的现状,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刘汉元一种强烈的、以科技求发展的思想意识。正因如此,通威在改变人们养殖方式的同时,又研制推广了优质鱼用配合饲料,进而建立现化代的饲料生产企业、组建集团。发展到今天,成为国内外拥有20余个子公司及百余个分支机构,年饲料生产能力逾百万吨,并涉足电子、机械、贸易、大农业开发等行业的大型民营科技型企业。

  世纪之交,中国的企业经营者正经受着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严峻考验,竞争异常激烈。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靠什么生存?又靠什么立足市场并谋求更大的发展?
  通威集团的作法,也许能给我们以启示:
  在市场竞争中,他们除了不断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外,紧紧抓住了“科技”这件法宝,以技术的进步,作为腾飞的前提和基石。
  1999年,通威集团的研究开发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集团在成都、德阳、眉山等地分别建立了水产、畜禽、特种饲料等方面的试验基地。全年累计投入实验用资金两百多万元,专门参与科研的有60余人,共进行了148个项目试验,比1998年增长70%,完成试验报告148篇。同时研制开发并投入市场的新产品数十个,调整配方近百个….作为一家私营企业,进行如此规模的科研活动,并把科技与应用结合起来,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通威处处占先之所在!
  充分的研究试验和技术储备,使通威可以针对不同的市场情况和地方差异随时提供有科学依据的最优技术,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处于领先水平的产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通威重视科技、依靠科技还体现在他们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严格质量控制。继集团核心企业之后,重庆通威、涪陵通威、沙市通威、云南通威等子公司相继在该省同行业率先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国家产品质量方圆认证。在生产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换代上,通威集团更是不惜巨资。
  通威坚持使用更先进更科学的设备和技术。因为他们深知:优异的品质和牢固的市场,源于真正领先的综合的科研实力和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在通威绝不只是一句空话,“科技”事实上给通威带来的是巨大的动力和广阔的前景!

  以科技水平和技术含量决定企业成败的时代正在到来。面临机遇和挑战,稳步发展的通威集团在以科技求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大的步伐。1999年7月20日,位于成都市外北的成都通威水产科技公司投资数百万元新建的“中国西部首家工厂化养鱼基地”正式启动,其水处理、制氧等关键设备均从国外进口,拥有室内室外标准试验池上百个,可同时进行数十组科研试验。这使通威在水产科研方面的设备更先进、规模更大,从而使试验工作更准确科学,极大地增强了该公司对新产品新技术及名、特、优品种的研究开发能力,这在国内行业中十分少见;在畜禽方面,集团研究所已经开展并初见成效的“畜禽消化代谢”实验,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各种饲料中营养物质在畜禽体内的利用情况,在全国同行业中遥遥领先。据了解,这些科研活动,即使是很多专业科研机构,也极少进行。1999年7月28日,通威集团福建厦门海水养殖试验中心又研究开发出大黄鱼饲料配方,养殖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随着新年的到来,位于成都高新区新加坡工业园区,占地100余亩的“通威科技园”建设工程开始启动。这里将建成通威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科研、生产、管理与技术中心,并发展微电子、节能电光源等高科技项目。
  迎着世纪之光,因科技而诞生、因科技而壮大的通威集团,必将因科技而腾飞!
  “1+1大于2”。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由于通威产品技术含量高,用户使用后,得到了超值回报;又由于通威长期坚持“以科技为本”,他们的一切努力,必将超越平凡,达到辉煌!(王斌)

上一篇:通威水产 绿色渔业
下一篇:都市人:无须谈肉色变